縱然青史已經成灰

讀書筆記 I

來更新一下第一講的筆記

===============

希望通過堅持這份筆記來督促自己努力學習文化知識

爭取早日成為文化人

===============


課程:德國哲學選讀·張志偉(中國人民大學)


內容:#第一講# 哲學是什麼


- 哲學與科學的相似性和相異性

- 德國哲學史的基本脈絡

- 學習哲學史的意義



1. 哲學是思想,不是科學。

  • 近代自然科學在15世紀確立了範式,并取得學科內部的統一,因此發展為一門科學。而哲學自始至終都沒有範式,也不可能成為科學。

  • 哲學是“思想來思想思想”,思想來對話思想(第8条)。


2. 哲學與科學的思維方式是相同的,即抽象思維,從特殊性中抽象出普遍性。但二者的表現方式是區別的。

  • 科學是自下而上的抽象思維,將所有特殊性的結合總結成為共性,繼而成為物質的本質。當物質的內涵減少,它的外延就會更加廣闊。

  • 哲學史自上而下的抽象思維,自始至終都在尋找能夠說明宇宙萬物的結果,如存在,絕對,第一原理等,但這隻是理想。


3. 哲學與科學的追問對象是不同的。

  • 哲學的問題是永恆的,無限的,理想的,不確定的。

  • 科學的問題是暫時的,有限的,偶然的,是確定的。


4. 西方哲學的核心是科學(思維)。

  • 黑格爾終其一生都在試圖讓哲學成為科學,但科學追問的是問題,是有標準答案也有解決方式的,而哲學追問的是難題,是沒有標準答案,但可能有解決方式的。


5. 黑格爾

「絕對精神」

  • 哲學史是對絕對精神的不斷追求的認識過程。

  • 世界上只有一種哲學,就是哲學史,也就是絕對精神,它在每個哲學家心中表現為不同的形態。

  • 所有合理因素通過辯證手段最終保存下來,就是哲學史存在的價值。

  • 智慧不是知識,智慧是理想境界。

「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」

  • 黑格爾之後,哲學家再無法總結人類知識。

  • 黑格爾之後,哲學家不再去構建體系。


    ——黑格爾將他的這條路塵埃落定,永遠封鎖。


6. 人類的根源是理想性。

  • 此路不通 是所有哲學家的既定命運,亦是人之為人的本質。哲學家終其一生在證明宇宙的合理性,與人的合理性。並非探尋人如何生存的更好,而是人為何要生存。

  • 世界上只有一種永恆的形態,就是哲學問題的永恆無解。因此哲學家永遠平等。

  • 人是非現成,非凝固,永遠指向未來的,因此成為哲學研究的主體。

  • 以看待事物的方式看待人則會發現,人永遠有某種程度的自由,有選擇的權利,人的本性在探索,而這就體現了人的理想性和合理性。


7. 基本問題

  • 基本問題是構成一切的基礎,因此論證基本問題才是難題。

  • 1+1=2因為無法舉證反例而成立,這是實驗證明,而哲學追求的是理論證明。至今無人能夠使用理論證明1+1=2。


8. 哲學史的學習方法——與哲學家對話

  • 了解哲學家的問題(問題意識)- 共同問題

  • 熟悉哲學家的術語和話語體系 - 相互交流

  • 遵循哲學家的思路(從論證和出發點入手)- 相互理解


9. 現代哲學解釋學:《真理與方法》伽達默爾

  • 文本不可能再現(represent),原因有二:

    ①思考主體不可能還原成白紙。②思考背景不可能還原成當時代。

  • 視域融合

    以自身立場與哲學家圍繞相同的問題進行對話,參與到文本含義的重生之中。


    ——傳統解釋學中的“原汁原味”是歷史的束縛。真正的哲學史應該將哲學家們的思想以新的方式喚醒,否則思想不會發展。


10. 德國哲學概論

  • 德國古典哲學:思想體系的時代(18c末-19c初)

    康德 費希特 謝林 黑格爾

  • 德國現代哲學:主流哲學的彌留之際,為主流到法國哲學做準備。



==============


教授明確說這門課只會教授德國哲學,包括德國古典哲學(康德,黑格爾)以及德國現代哲學(維特根斯坦,海德格爾)。

感覺張教授是一位很會講漂亮話的犀利學者,從直接批判黑格爾的哲學史觀可見一斑。

今天也是努力學習了。

爭取這學期去的每一個收穫感不錯的講座都寫一個小記錄,不讓昂貴的學費打水漂。


.

评论
热度(2)

© 路耶克 | Powered by LOFTER